双金属温度计作为工业过程控制中常用的现场温度检测仪表,其核心原理是利用两种热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叠合而成的感温元件,通过形变驱动指针指示温度。其安装方式直接影响测量精度与设备寿命,需根据介质特性、工艺条件及仪表结构综合选择。本文将从安装前准备、典型安装方式及关键注意事项三方面系统阐述。

一、安装前准备:奠定精准测量基础
1.选型匹配
根据被测介质温度范围(-50℃~600℃)选择合适量程的双金属温度计,避免量程过小导致超温损坏或过大降低分辨率;
确认防护等级(如IP65防尘防水)与防爆等级(如Ex d IICT6)是否符合现场环境要求。
2.环境检查
安装位置应避开振动源、强磁场及腐蚀性气体,减少外部干扰;
确保仪表安装后指针可自由转动,无遮挡物影响读数。
3.工具准备
配备活口扳手、生料带、密封垫片及校准工具(如标准温度源),确保安装过程密封性与准确性。
二、典型安装方式:适配不同工艺场景
1.螺纹连接安装
适用场景:管道、容器壁等可开孔的固定结构;
操作要点:在螺纹处缠绕3-5圈生料带,顺时针旋入至螺纹全部啮合,避免交叉螺纹导致泄漏;
深度控制:插入深度需达到感温元件长度(通常为50-150mm),确保测温点位于介质流动区域。
2.法兰连接安装
适用场景:高压、高温或强腐蚀性介质;
操作要点:选用与设备法兰匹配的规格(如DN50、PN16),均匀紧固螺栓至规定扭矩,防止法兰变形;
3.密封处理:在法兰垫片表面涂抹耐高温密封胶,增强密封效果。
卡套式安装
适用场景:小口径管道或临时测温需求;
操作要点:调整卡套预紧力,确保感温元件与管道内壁紧密接触,减少热阻。
三、关键注意事项:保障安全与长期稳定
1.垂直安装优先:若条件允许,优先选择垂直安装以减少介质沉淀对测温的影响;
2.避免死角:在管道中安装时,感温元件应位于流体转向后10倍管径以外的直管段;
3.定期校准:每6-12个月用标准温度源校验一次,记录偏差值并及时调整;
4.防冻防凝:在低温环境中,需对仪表尾部加装保温套或伴热带,防止内部凝露导致短路。
双金属温度计的安装需兼顾“精准性”与“安全性”,通过科学选型、规范操作及定期维护,可显著提升其测量可靠性,为工业过程控制提供坚实数据支撑。